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7月8日至17日,计算机学院“七彩code志愿实践团”前往淮南弘湖社区开展了“七彩假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调研奠基础,精心筹备迎“七彩”
志愿活动前夕,团队成员前往洪湖社区周边开展了走访调查与宣传工作,走访调查了解到当地留守儿童数量及其相关情况,并进行了详细登记,在征求其家人同意后,确定了此次活动的对象。为确保活动开展的安全性和可实施性,志愿服务团队与洪湖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开展“七彩假期”实践活动安排和活动内容进行了对接,协商了安全措施、活动场地、课程安排等事宜。
编程启迪未来 才智点亮人生
7月8日至10日,志愿者们精心为孩子们准备了“未来工程师”编程课,旨在启迪孩子们的创新潜能。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二进制知识及编程概念,通过互动式教学和实战演练,孩子们迈出了编程学习的第一步。此外,课程还强化了网络安全教育,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防护意识。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不仅教授了技术知识,也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授课
现场互动
文化自豪共传承 环保健康齐关注
7月11日至13日的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精心策划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生活常识类等教育课程。通过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小朋友们在学习中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常识类课程中,志愿者们深入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通过互动小游戏让孩子们实践分类技巧。此外,活动还涵盖了食品安全教育,指导学生们识别营养标签,警惕“三无”产品,并在日常选购中注重食品质量。在7月11至13日的三天连续教学中,学生们不仅提升了民族文化自豪感,也增强了环保意识和对食品健康的关注。
互动交流
榫卯传承智慧,创意点亮童心
7月14日至15日的社区活动中,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堂独特的手工艺课程,涵盖了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和橡皮泥创作。7月14日至15日这两天里,活动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课程开始,志愿者们首先介绍了榫卯结构的历史和工艺原理,通过实物展示和视频演示,让孩子们了解这一古老技艺的巧妙之处。随后,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亲手尝试组装简单的榫卯模型,体验到了传统木工的乐趣和成就感。接下来的橡皮泥创作环节,孩子们发挥无限创意,用五彩斑斓的橡皮泥制作出各种形象生动的作品。志愿者们在一旁提供技巧指导,并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制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品
实践课程
合影
VR科技点燃梦想 创新实践激发潜能
7月16日,七彩Code志愿者团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虚拟现实技术(VR)科学小实验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和体验前沿科技,激发他们的科技兴趣和动手能力。活动伊始,志愿者老师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向孩子们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随后,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动手制作了一副简单却功能强大的VR眼镜。这个实践环节不仅让孩子们深入理解了VR技术的应用,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纷纷戴上自制的VR眼镜,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参观了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仿佛置身其中,亲身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与魅力。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让他们对未来科技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VR知识讲解
VR体验(摄影:纪凤娇)
爱国教育进社区,童心共筑中国梦
课程设置中,志愿者们还专门设置了“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课程,旨在增强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7月17日,志愿者们首先通过红色电影片段的播放,让孩子们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并带领孩子们学习了国旗、国歌和国徽的历史与意义,通过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国家象征的理解。此外,为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活动还设置了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亲手制作小国旗,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爱国知识竞赛环节,孩子们踊跃参与,气氛热烈,纷纷表示,今后会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情牵留守儿童,书信传递感恩
活动尾声,7月17日,志愿队员们为留守儿童精心策划了“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倾诉着对父母的思念与感激。志愿者们借此机会,引导孩子们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成为父母的骄傲。这次活动不仅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密,更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
此次“七彩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期10天,主要围绕“关爱儿童,筑梦未来”这一主题,在榫卯文化、垃圾分类、计算思维、红色教育等多板块进行手工、讲演、比赛、答疑、游戏多形式的互动和交流,旨在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与带有温度的情感关怀,同时也为他们播下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种子。深入基层干实事,高校为社会赋能,切实体现了高校对于社会责任的积极担当,也落实了对当代大学生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培养。
(撰稿、核稿:计算机学院 李恕洲、纪凤娇,刘中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