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学院信箱 | 公众号
首页|学院概况|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实验实训|党建工作|团学工作|工会工作|就业校友|政务公开|招生工作
 
学院简介
2023-06-05 11:39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1978年成立的淮南煤炭学院计算机站,后并入1981年成立的淮南矿业学院机电二系;1988年成立机电二系计算机教研室,开始招收全日制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生;1991年更名为淮南矿业学院电气工程系计算机教研室,199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2000年成立淮南工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2年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7年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30多年来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院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显著提升。

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95人,特聘教授1人,专任全职教师63人,教授、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4名,学科方向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3人,省级线上教学新秀1人,安徽理工大学舜耕名师1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1人。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点。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和区块链工程六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安全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硕士生478人,本科生2666人。

学院围绕着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2个省级教学团队;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MOOC 及线上、线下、混合课程6门。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3项、高等学校区块链技术创新行动计划项目1项。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

学院构建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学生创新创业“三位一体”育人格局。近年来,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等,并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300余项。

学院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近5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获准授权专利15项。学院拥有安徽矿山机电装备协同创新中心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5个。学院现有智能矿山、图形图像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四个科研团队;学院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与富士电机(杭州)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安徽理工大学富士电机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数字学院”,挂靠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日常管理和运行;与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南京智能交通创新中心、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联合研发,大幅提升了学院的科研实力。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承办了首届安徽省计算机大会(AHCC 2019)、2019 ATCI网络智能和智能精准开采国际学术大会、举办“转型革命,服务安全”2021数字论坛学术报告会。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派遣人员到国外高校讲学、访问、攻读学位、开展科技合作,互派留学生。常年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深耕于矿业工程圣殿,服务于能源战略需求。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将秉承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毅笃行,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计算机领域地方特色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022年9月)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邮编:232001 电话:0554-6668255(8255) E-mail:jsjx@aust.edu.cn